大三在學解剖時,懷著人醫社一定要有寒暑假營隊的心,開始了去松浦的服務學習。沒想到後來連辦三場才卸任,也沒想到最後一場能變成服務學習、醫學教育的研究,還讓我去到新加坡APMEC口頭發表,拿回Merit Awards。
更沒想到的是,那之後進入臨床,連續忙了兩年都沒有回來整理資料,到現在等當兵的期間,才終於要把他整理成醫學教育的論文,當年參與的大一隊員,都準備要畢業了呢!
♦︎
看當年大家寫的反思與心得,一切都顯得歷歷在目,彷彿回到了那時善良單純的時光
在部落裡,帶點退卻但還是得訪問長者的同學,最後被逗得哈哈大笑,才發現原來阿公阿嬤這麼親切;
吃飯時間,大家歡樂吵雜的開玩笑,把要寫反思當成最辛苦的事,卻還是每天都寫滿滿一頁給我;
家訪時候,擔心被要求要撐兩小時,受訪者卻不太講話,沒想到第二次去時能打開對方心房;
活動之中,難免有做不好的地方,但透過觀察、詢問夥伴,回想自己以前的錯誤,找出進步方向。
♦︎
想著這些,也想起當年努力的自己
明明對醫學教育不熟悉,但憑著股傻勁,找很多老師、同學幫忙,把敘事訪談、結構反思、模擬會議、社區評估等等都放進來,讓只有七天的活動,可以收到這麼多餓的回饋
明明對文化等議題接觸的也不多,但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反覆思考,找教科書,看文化苦旅等,試圖摸索出到底這是怎樣的議題,好在最後沒有偏掉,把好的觀念傳給了學弟妹
♦︎
參與的各位也成長許多了吧!當年說要回自己部落學母語的、說要每天反思成長的、說要克服恐懼走向人群、還有要做好時間規劃的隊員,不知道你們還記得當年這些美好嗎?
更沒想到的是,那之後進入臨床,連續忙了兩年都沒有回來整理資料,到現在等當兵的期間,才終於要把他整理成醫學教育的論文,當年參與的大一隊員,都準備要畢業了呢!
♦︎
看當年大家寫的反思與心得,一切都顯得歷歷在目,彷彿回到了那時善良單純的時光
在部落裡,帶點退卻但還是得訪問長者的同學,最後被逗得哈哈大笑,才發現原來阿公阿嬤這麼親切;
吃飯時間,大家歡樂吵雜的開玩笑,把要寫反思當成最辛苦的事,卻還是每天都寫滿滿一頁給我;
家訪時候,擔心被要求要撐兩小時,受訪者卻不太講話,沒想到第二次去時能打開對方心房;
活動之中,難免有做不好的地方,但透過觀察、詢問夥伴,回想自己以前的錯誤,找出進步方向。
![]() |
從反思中整理出當年成長的點滴 |
想著這些,也想起當年努力的自己
明明對醫學教育不熟悉,但憑著股傻勁,找很多老師、同學幫忙,把敘事訪談、結構反思、模擬會議、社區評估等等都放進來,讓只有七天的活動,可以收到這麼多餓的回饋
明明對文化等議題接觸的也不多,但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反覆思考,找教科書,看文化苦旅等,試圖摸索出到底這是怎樣的議題,好在最後沒有偏掉,把好的觀念傳給了學弟妹
♦︎
參與的各位也成長許多了吧!當年說要回自己部落學母語的、說要每天反思成長的、說要克服恐懼走向人群、還有要做好時間規劃的隊員,不知道你們還記得當年這些美好嗎?
能在你們大一、大二時共度一個歡樂的寒假,真是我的榮幸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