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剛開始要準備一階時的徬徨,回想起之前曾寫過一篇國考心得,就來整理成網誌版分享囉!我是2017年暑假的考生,以下會用四個方向來分享: 科目特性分析 :講述依照特性來對應讀書方法、各科分析、資源介紹,幫助讀書計畫的擬定 個人準備過程 :個人的目標、讀書方法 可用資源、其他建議 整體分析:依照科目特性排定讀書法 科目可以區分成:理解/背誦,臨床/基礎。相應的就會有不同的讀法。 理解性強、進臨床很實用的 科目:生理/免疫/生統與流病 讀書方法:懂了後不易忘, 學期間 / 前期的首要目標 背誦性高 科目:寄生蟲/微生物/藥理 讀書方法: 衝刺前期優先整理表格 ,減少緊張感,考期近了再複習 理解兼背誦、不實用... 科目:生化 讀書方法:你自己決定... 另外,如果有影片可看 → 花時間,但不用動大腦整理 科目:解剖/病理、補習班影片等 讀書方法: 填滿時間空擋 ,精神差時好用 各科分析 大體解剖+組織+神解 → 全部靠趙俊彥吧 趙俊彥 優點:很強的統整&簡化能力,可以幫助把解剖&神解學好,神人啊 缺點: 神解教的雖好,但內容太多/考題太少,很趕的話可以跳過6-9集 使用方法 可以先看趙俊彥考古題,看這部分的重點在哪,五年一單位的原則要把握 (見可用資源) 個人一開始會畫畫,發現很花時間後,改成把影片截圖,用電腦在旁邊做筆記,速度更快 所需時間:雖然可加速播放 (個人用1.6x-2.2x),不過加上筆記,還是1小時影片花1小時 12集內容分析 骨肌:1-5集,獨立區域,可在任何時間念 神解:6-9集,考得不多,但講得很好,看個人興趣 內分泌、心血管、呼吸:10-12集,可以搭配模組使用 缺少:消化、泌尿、生殖、胚胎、小腿肌肉 → 看舊版 ,可以搭配模組使用 生理:很重要,務必讀熟 分析: 理解性的很難忘,未來臨床也很重要 使用書本:BRS,講得很好,推薦在讀各模組時就先使用,有老師沒講的也可以念 藥理:重要,但真的難背,靠長期不斷背誦 or 考前短期衝刺 xD 分析 現在很難背,投資報酬率不高,至少讀完的內容是自主神經 以後到各科重複用就會背起來 → 不管國考的話,重點是知道機轉&副作用 使用書本 /...
畢業於慈大醫學系,被各類事物吸引。玩過社團、部落服務、病友會、創立訓練部等;也曾做過醫學教育、健保分析、院內資料庫、統合分析等研究。歡迎討論分享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