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松浦隊員們: 很開心年初能跟你們出隊,在你們身上看到無限的希望!你們有著跟長者的深刻連結、柔軟的心,這些是我們在服務最深刻的地基。再來就要往前邁進,學習怎麼用最好的方式來付出,相信大家沒問題的,再跟你們分享幾點好嗎? 我們這幾天看到很多阿公阿嬤辛苦的地方,晚上的分享也多著重在這些點上。不過換個方向去看,其實松浦阿公阿嬤有他們的特點,像是非常親切好相處、有編織與採集的文化、熱於協助朋友與分享事物、生活模式健康看來年輕等,而且他們也比漢人更能去接受生命中的事情,讓心裡得到放鬆與灑脫。這些特點,或許換個角度回來就可以幫助到他們辛苦的地方,像是讓阿公能有編織作為依託,將阿公帶去與鄰居聊天等。 這些他們已有的特點,是他們最能接受的,也是幫助他們很好的切入點。因此我們看著一個地方,想著缺點的同時,也要看著優點喔 ! 記得出隊前的信裡面說「這十年來你們來來去去,但運作的方式一成不變,我們卻已不是你們所認識的那個地方了」。在這次的出隊後,你們聽到學長姐所述說的松浦,也自己看到了這裡的人,會對這邊形成一種印象,你們可以用這種印象來為他們服務,但要記得人是不斷改變的,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他們的一個面向。 要永遠記得抱著開放的心來看他們,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夠了解,也不要覺得誰誰誰就是怎樣好嗎 ? 很開心對大部分人來說,松浦是服務的起點,開始看到原來我們可以為別人做這些事情。你們看到了服務的一種方式,而外面還有很多團隊在為著同樣的目標而努力,像是我聽過有團隊前往部落,從小朋友出發,讓他們去設計觀光行程、行銷等,訓練小孩也協助當地做社區營造;也有的團隊使用社群媒體的力量,幫忙推廣當地的手工藝品,讓阿公阿嬤再次有喜歡的工作,也讓文化得以傳承等。這個寒假,有時間的話多與朋友聊聊他們大學怎麼做服務,也可以搜尋相關的社會企業怎麼運行等。 我們讓自己的眼界夠廣,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法協助當地 。 我們不斷說著學生好像沒有專業,然後試著投入我們的優勢—時間、精力、創意、連結資源。不過也要記得,有天我們都會脫離學生的身分,到時候身上有的是一份專業,開始要運用專業來幫助別人。所以 在你覺得重要的課業上,還是要努力喔,才能在未來運用你所有的專業,來協助你所重視的人們 。 很欣慰最後一次松浦的出隊,看到已經很成熟的大一與 大二 ,你們都非常用心、有能力。未來我很少有機會能再回到人醫,但我不擔...
畢業於慈大醫學系,被各類事物吸引。玩過社團、部落服務、病友會、創立訓練部等;也曾做過醫學教育、健保分析、院內資料庫、統合分析等研究。歡迎討論分享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