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施打哪些疫苗呢
這些疫苗們,每個都扮成幾種病菌。像是四價流感疫苗,就是扮成四種流感病毒;十三價肺炎疫苗,就是扮成十三種肺炎細菌。只有當遇上相同的病菌時,白血球大兵們學到的經驗才能發揮作用,因此選擇要讓身體認識哪些疫苗,就是件重要的事情了。下面讓我們來瞭解最主要的三個疫苗,看看到底該打哪些呢。
流感疫苗
每年進入秋冬之際,「流行性感冒」就開始在我們身邊出沒,這看來沒什麼的流感,其實卻隱含著重症與死亡的風險,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數相當於十大死因的第九位,且死於流感者超過八成為65歲以上長者,這些人超過95%都沒有施打疫苗。那麼流感到底是什麼呢?他其實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 (influenza) 所引起的感染,主要的表現除了呼吸道症狀與發燒外,還會有發冷、肌肉酸痛、關節痛、倦怠、食慾不振,其中肌肉酸痛是他與平常感冒很不同的地方。而如果出現喘不過氣的重症表現,就是務必要送急診的時機了。
流感透過飛沫傳播,當我們與患者待在密閉空間時,就容易被感染到,像醫院等公開場所,也是容易被感染到的地方。我們難以控制周遭所有接觸的人,因此提升自己的防護力就變的重要了。而且自己防護力提升了,也能保護心愛的家人朋友不被自己感染到呢。
流感疫苗能夠提供為長者50-60%的保護力,接觸到也不會被感染;而剩下的40-50%長者,雖然被感染了,可是症狀會比較輕微,也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。從台灣過去的資料來看,施打疫苗可以降低整體死亡率44%,每兩個原本會死掉的人,就有一個會被救回來呢!
奇怪的是,怎麼別的疫苗打一次就可以用這麼久,這隻疫苗卻要每年施打呢?原來這病毒特別厲害,很會變異,每年流行的都長得不太一樣,又很會偽裝,我們的白血球對他的記憶總是隨著時間消逝。在65歲以上的長者,保護力大概只可以維持4個月, 剛好撐過流行的那段時間後就消失了,隔年當然就要再打一次囉。
目前台灣提供所有50歲以上成人公費施打四價的流感疫苗,是很幸福的政策,能夠施打的地方也很多,各地的衛生所與診所大多都能施打,很推薦所有長者去施打喔!而還沒有65歲的成人,其實也可以為了家中長輩去自費施打,避免將病毒帶回家!
肺炎鏈球菌疫苗
肺炎鏈球菌是很常見的細菌,輕微的會造成肺炎、中耳炎、支氣管炎、鼻竇炎等狀況,更嚴重則引起菌血症、腦膜炎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現今超過五成的肺炎鏈球菌對基本抗生素有抗藥性,他的處理將會越來越棘手。因為在65歲後,感染肺炎鏈球菌的人數大量上升,重症的比率也變高了。原本併發菌血症時兩成的死亡率,在年紀漸長後變成六成,也就是每兩人感染就有至少一人死亡呢!因此台灣與美國都是建議,所有65歲以上的長者都該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來保護自己。
依照台灣的研究,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提供75%的保護力,減少90%的死亡率,非常值得施打,不過因為能感染人類的肺炎鏈球菌有三十幾種血清型,疫苗難以一次涵蓋到所有的血清型,疫苗需要選裡面較常見的來防護。目前有兩種最常見的疫苗:
- 13價結合型疫苗,含13種血清型,效力較強,維持7-10年,每劑3000多元
- 23價多醣體疫苗,含23種血清型,效力較弱,維持2-5年,每劑1000多元
另外,雖然中央政府沒有提供公費疫苗,但在一些縣市是有提供65歲以上長者施打,台塑集團也有捐贈23價疫苗給全台灣75歲以上長者免費施打,可以致電衛生所來詢問看看!
帶狀疱疹疫苗
帶狀疱疹也就是俗稱「皮蛇」,會在身上造成條狀的紅疹和水泡,也會產生神經痛。這種神經痛可長可短,可能到痊癒後都還是會持續存在,嚴重者會痛到影響生活。而如果感染到眼球週邊,可能還會導致失明呢。台灣民眾從40歲起發生帶狀疱疹的機會就開始上升,每三個人就有一個終生會發發生帶狀疱疹,且年紀越大發生神經痛等症狀的機會就越高,
因此雖然帶狀疱疹並不致命,但施打疫苗後可以大幅減少感染的機會,即使感染了也不容易有痊癒後的神經痛,是值得施打的疫苗。
去哪裡打疫苗呢
台灣可以施打疫苗的地方都有標示在網路上,搜尋「各縣市預防接種單位」,或是撥打疾管署1922專線詢問,就可以找到住家附近有哪裡可以施打疫苗囉。再來就是帶著身分證與健保卡,前去打疫苗囉!
留言
張貼留言